佛山正凌电子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分布式能源发展无坦途

编辑:佛山正凌电子有限公司  时间:2018/06/26
分布式供能由于节能、环保,且供能可靠性高的特点,被视为未来可与大规模集中供能并驾齐驱的能源。
 
而智能电网的风生水起,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高效利用,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巨大压力,可再生能源的如火如荼之势,都使得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如同箭在弦上。
 
但关键的设备、并网的技术是否给力等,都将成为分布式能源发展的紧箍咒。
 
套用一句当下流行语,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且行且珍惜。
 
灵活多样可靠性高
 
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隋军的眼里,分布式能源的特点便在于“灵活”二字:既适合多种能源,又适应多种领域。
 
它既适合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多种能源,又易于利用太阳能、地热、生物质等新能源。同时,除了适用于冶金、化工等工业过程,以及电子、食品、制药等工业园区外,分布式供能还可以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领域,以及边远的城镇和农村。
 
“与传统供能系统相比,分布式供能系统中每10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每年可以节能约80万吨标煤以上。按照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计,分布式供能每年可节能4000万吨标煤,每年CO2减排1亿吨以上,SO2减排120万吨以上。”在隋军看来,或许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据介绍,在美国,已经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在运行,其发电容量占比超过了25%;日本已有13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在运行,发电容量占比超过13.4%。而目前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9%,其中,仅有10.9%的天然气用于发电。
 
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范炜的观点很明确,未来将实现由化石燃料型、互补型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建筑将由仅作为能源用户向作为能源生产者转变;集中能源站将向家庭化、家电化转变;单一的能源服务也将向能源、信息的融合转变。
 
发展条件已成熟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建成了40余个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设1000个分布式能源试点项目。”在上海博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竺看来,我国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条件已经成熟。
 
首先,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而且正在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的煤层气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开采阶段,按照国家政策,预计2020年其产量将超过400亿立方米/年;而焦炉煤气进一步加工获得的燃气项目正在推进;丰富的页岩气已在策划开发,有可能达到煤层气的规模。
 
其次,西气东输、川气入沪、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等覆盖全国的天然气长输网络已基本建成。
 
虽然当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天然气所占的份额很小,“但未来十年内,天然气所占的份额将会扩大两到三倍。再考虑到用能绝对量的增长,未来十年天然气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吴竺表示。
 
而提及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关键设备,他认为,我国近年来通过引入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再开发,已建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有能力继续自主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悉,目前我国在北京、上海、广东、长沙等城市已建设了三四十个示范性工程,有些正在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类发电机组和余热利用设备进行了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包括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余热利用设备、制热制冷设备、储能设备、电力电子设备等,有的国产化设备已打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在国家多年863、973等重大项目资助下,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了各种关键性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并取得了大批成果。
 
此外,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更是为分布式能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15年、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2%、65%左右。而这一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密集城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吴竺介绍说,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目前,北京、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正在通过分布式能源规划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的天然气多联供80%将建在新城镇或老城的新城区。
 
同时,工业领域和集中供热(冷),也为分布式能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多年以来,为满足自身需要,工业企业建设了大批的自备热电厂或分散的供热锅炉,而约85%的燃煤热效率不到70%。因此,在工业领域或区域集中供能系统中,燃汽轮机热电联产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为发展中大型分布式能源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缺乏标准和门槛
 
但要想看到山顶的无限风光,还有不少山路要攀登。
 
在吴竺看来,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还面临着设计技术、设备开发技术、发电并网技术等种种制约。
 
首先,目前的系统负荷预测技术还不成熟,导致设备选型不合适和运行策略不是最优,多能源匹配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使能源的合理匹配、分布式能源系统最优化变得困难;分布式供能技术目前还缺乏标准和准入门槛的限制。
 
其次,内燃机、燃气轮机等核心的分布式能源设备多数依赖进口,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蓄电池等储能设备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同时,分布式能源的发电并网、上网技术还有难度。
 
此外,他还认为当前分布式能源的三种发展模式也有问题,其中的投资主体多为业主,往往由于价格问题,业主可能会节能不节钱,而他方投资者由于收益不明,则没有积极性。
 
而范炜则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析认为,我国城市的供水规划、供热规划、电力规划、燃气规划这四个专项规划之间缺乏互相协调,水、电、气各自为政,造成能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情况严重,效率不高,即重能源生产,轻能源管理。这导致单体建筑中出现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是单一、分散的,不能实现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和集成化应用。
 
在他看来,国家应首先做好区域能源规划,改变过去单纯以增加资源供给来满足日益增长需求的思维定势,将节约的资源统一作为一种替代资源看待。
 
同时,还应该重视基础技术创新,加快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国产化,制定相关设备投资补贴机制,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推进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的国产化进程,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
 
他还建议说,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还应当与用户负荷紧密结合,项目投资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不能局限于容量规模上,而需要综合考虑项目负荷特性、当地气电价格情况、年可利用小时数等多方面因素,根据项目用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中小并重”地发展分布式能源。